週一我就把舊電腦帶來了。
以前在鴻海的時候常常用Ubuntu系統。
隔了好一陣子沒用,
在安裝建置新系統環境時有不少心得。
用這篇記錄。
除了前述中鋼檔軟體的動機之外,
用Ubuntu的動機,有:
- 沒有EOS的問題
- 跑python、安裝package較方便
- 離開鴻海之後,總是還懷念Ubuntu。先前看RasperryPi時是有點接近,不過用Ubuntu當工作機OS更好!
不過沒有牽涉到作業系統。)
首先,裝了Ubuntu最新的24.04之後,
發現它的作業系統與python3緊密地綁在一起。
所以以往熟悉的python3安裝套件操作,
都變得較麻煩,而且裝不過的風險較高。
跟Mike討論過後,我就學他裝Ubuntu 22.04版。
在python3的套件安裝與使用上就沒有問題了。
另外,在中文輸入法安裝方面。
Ubuntu 24.04跟fcitx5整合得很好。
安裝嘸蝦米較簡單快速。
但Ubuntu 22.04跟fcitx5整合得沒那麼好。
我試了好久都裝不起來。
只好換條路走。
首先試改用IBus。
安裝容易但是切換及輸入時有問題。
發現不行後,再改成用fcitx4來使用嘸蝦米。
安裝成功,但是切換不出來。
就在我想放棄,準備要再退到Ubuntu 18.04時,
(因為以前在前公司,前前公司,都有使用嘸蝦米,
應該對應的OS是18.04)
重開機就發現能用了。
可能是我有裝好,但沒重開機。
總之,還好,最後一切順利完成。
這週、週一、週二、花了不少時間
在解決這些OS、python3、輸入法…等的問題呀!
就是太久沒用Ubuntu,
沒有最近的成功經驗可以依循。
成功了就好,Ubuntu我來啦!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