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20200111-12.週末雜記

1.
週一早上在里歐吃早餐。
大家都吃很飽,
弟弟吃巧克力厚片吃得嘴邊都是。
不過跟哥哥吵來吵去。
在中東街還發現了一家炒米粉、大腸湯,
沒有招牌,但是生意很好。

2.
今天是投票日,
下午去投票沒什麼排隊。

晚上看開票結果。
這次我把不分區立委票投給了「台灣民眾黨」。
二年前市議員選舉我投給了親民黨吳益政,
他是這個選區當選裡得票數較低的,
但是個很不錯的議員。
立委選舉我投給陳美雅,
最後趙天麟當選了。
趙天麟是個堅定的基督徒政治人物,
在他的臉書常常看到他在前金長老教會活動。
絕對是比在台北的時候看到賴士葆來聚會還頻繁。
我在前金長老教會現址讀了幼稚園大班一個學期。

此外,因為趙天麟的信仰,
在同性婚姻立法時,他也沒有投下贊同票。

3.
晚上開完票,跟開新講一講政治:
他的社會課本正好在教人民的基本權利。
今天機會教育,花了一小時教他三個主要課題:
民主制度與精神、進步價值與傳統保守、文化認同。
並且以種族性別歧視、死刑存廢、能源政策、公投制度、學校體罰為例,
讓他知道有什麼思想或價值在支撐這些事。

他說他要想競選國小小市長的政見口號了。XD

對我來講,
因為思想偏向保守派,
所以當我說的進步派修改婚姻定義、不執行死刑、
目前看來有點過於理想化導致火力發電增加的能源政治
(可能一陣子之後未來會好轉)、
人本教育…等。
我想這些「先進」的思維,對國小五年級來說,
是有點衝擊難以接受的。

不過這次的總統大選,
變成了討厭某候選人的言行,
以及反對/反抗親中路線的公投,
而不是政策與國家方向的選擇。
甚至孩子的媽媽也這樣做。
蠻令人遺憾的。

其實選舉誰言行不佳、有沒有什麼學位,有什麼黑歷史,都是一時的。
但是這個國家社會該走向哪裡,該有什麼制度法律,才是長久的。

有一篇由臉書版面「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寫的文章
文章把「台灣保守派路線目前的困境
說得很清楚,幾乎把我內心整理不清的想法,
非常清楚扼要地點出來。
我看得非常佩服。
轉錄在下第4點。

4.
在總統大選的日子,我們今天不讀書,我想以一個保守主義者的身分來談談政治,特別談談KMT。

第一,我認為蔡英文的拿下817萬票這樣的空前勝利來自於,她把保守主義的位置完全踩住,KMT在原本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根本無從施力。
這事情其實很有趣,因為就政策來看,蔡英文完全是改革派,但是在國家主權這件事情上,她反而變成保守派。只能說,KMT的親中路線過度激進,帶來反效果。
那麼,KMT為什麼要走這麼激烈的親中路線?表面上是來自於2年前地方首長選舉,讓KMT認為自己勝券在握;但如果更深入來看,這是因為蔡英文從上任之前就樹立了菁英形象,上任之後更是不斷堅持走穩健的改革模式,這迫使國民黨不得不尋找其他的路線。挑戰者如果想走跟衛冕者一樣的路線,那就得強上許多倍,但目前的KMT並沒有這種類型的人物。
蔡英文這四年來的形象,其實非常接近過去的KMT──菁英、冷靜、穩健,基本上就是保守主義者理想中的領袖樣貌──而且她還堅決反中。因此,KMT在兩年前的勝選以為找到了正確路線、卻在這次大選大敗之後,我認為接下來KMT會陷入更大的路線之爭。
第二,KMT接下來的路線之爭,勢必會圍繞著韓國瑜。韓國瑜雖然敗選,但他個人拿了550萬票,比KMT+親民黨的520萬票還要更多,這一定會讓KMT非常頭大。韓國瑜這種反菁英、反智的形象,根本不是KMT擅長的戰場,這就像是芭蕾舞者硬跳嘻哈一樣尷尬──但他現在卻是KMT最有票房的人物。之後到底該讓韓國瑜扮演怎樣角色呢?這是非常困難的議題。
由於高雄大輸,未來半年的最大政治議題之一,必然是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罷免案。KMT幾乎是在沒太多時間考慮的情況下,就得選擇要不要全力保韓國瑜?保,雖然是守住高雄,但韓國瑜在黨內的權力勢必更加擴張,要走回保守主義路線會更難;不保,KMT等於自我放棄高雄執政權,未來要贏回高雄只會更困難。
第三,KMT未來到底要怎麼處理跟中國的關係?這事情我想真的沒人說得準,我個人也很好奇KMT要怎麼做。KMT這次一方面打中華民國牌,但另一方面又過度傾中,導致於這個主論述難以自圓其說。如果真的要強調中華民國主體,那就得堅持李登輝時代的堅持反中路線才有用,現在還在喊28年前的92共識,根本不切國際現實。
KMT以及其支持者相信,一國兩制這事情仍存在可能性,但如今的中國不是當初的中國、美國不是當初的美國、台灣不是當初的台灣。特別是中國在違反97年香港回歸中國時的「五十年不變」承諾之後,一國兩制這個雙方默認的曖昧說法,馬上變得不切實際。
九二共識,就是個保守主義最愛的概念──你不要惹我、我不要惹你,大家不要把話說清楚,維持現況就好。1992年的「現況」跟2020年的「現況」顯然不同,KMT以為喊92共識就能拿到中間選民的票,但這個論述的說服力實在是不夠強。未來KMT勢必得重新擬定一套新的論述──但更根本的問題是,KMT是否還有保有期從蔣經國時代以來的保守主義的本質與信念?
第四,蔡英文這四年所進行的改革,將會變成DPP長期的優勢。同婚、年金改革這些困難的改革,將會變成未來社會的基本基石,30幾歲的我這個世代以下,基本上會越來越接受這個由DPP構畫的社會樣貌。這件事情要怎麼看呢?就像李登輝、陳水扁擔任總統時做的教育改革,非常徹底的改變了下一個世代的價值觀與思想。
我要強調,這些價值觀跟思想,不是沒有底氣的想法,而是落實在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這些細節,包含制度與現象在內,都如此真切、真實、理所當然,幾乎不可能逆轉。
許多人會誤以為保守主義就是守舊,但這是錯誤的思想。保守主義者的目標是「在穩健中追求進步」,每一次的一點點進步都會變成下個世代整個社會大眾共同認定的穩固基石。DPP過去幾十年推動的改革,從20、30年前呼喊這些目標時必須要用激進態度,到如今已經可以氣定神閒,就可以看出這些改革早就從「不可思議的想像」轉移為「常識」,這才是DPP真正的、最大的政治資產。
蔡英文的改革,未來還會持續在轉化成DPP的政治資產,會持續讓DPP能抓住保守主義者的心。
KMT的訴求只剩下守舊,基本上就是在消耗過去的政治資產,而且這些無形的政治資產恐怕越來越難生效。直到2020年的選舉,KMT仍只能提蔣經國的經濟改革,老實說這個政治資產是有效的,但如今效用已經遞減到只對60歲以上的老人有用了。
總統開放民選之後,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四任總統有兩位是KMT、兩位是DPP,而KMT的李登輝後期也離開KMT,所以說KMT真正有機會累積政治資產的總統,只有馬英九。但我也必須說,這四任總統中,馬英九是唯一沒有累積任何這種長期政治資產的總統,他在所有困難的政治議題上都選擇逃避、他在自己訴求最大聲的經濟成長上表現極差、他在各項社會議題上毫無進展。
KMT仍是台灣第二大政黨,有相當強大的影響力,但如果未來KMT還有機會執政,一定得要好好處理這些困難的問題,不能再逃避、或者拿10幾20年前的老方式解決。目前KMT雖然沒能拿下總統、在國會也未過半,但畢竟地方首長仍有許多KMT的領袖。這些領袖未來是否能擺脫守舊的態度,拿出比DPP更具遠瞻性的政策以及執行力,才是真正是否能重回其擅場、站穩保守主義的關鍵。

0 意見:

張貼留言